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,办公室的同事们一如既往的忙碌着。突然手机响起,“喂?”,“爸爸,今晚加班吗?”坐在对面的我模糊的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甜美稚嫩的声音,“不加班,回家吃饭。”,“太好了!”随后电话那头就是一阵欣喜的笑声。同事邢师傅在孩童的笑声中挂断了电话,继续忙碌。
邢师傅是我们项目部的材料员。最近,我们博山的新工地开工了,而淄川的区医院工地也正是大干的时候,一个材料员,两项工程,分隔两地,而又同时施工,邢师傅忙的像陀螺不停的转,白天在区医院,晚上再赶到博山工地,材料进场、验收,一忙就是后半夜,“夜不归宿”变成家常便饭。而那天,妻子做了丰盛的晚餐,好久没见到父亲的孩子忍不住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,这才出现了电话那头“爸爸,今晚加班吗”的声音。后来,听邢师傅说,太长时间没陪孩子好好吃顿饭了,头两年连续在外地施工,陪孩子的时间少的可怜,孩子是舍怕了,但是没办法,为了工作,不后悔。看着邢师傅满怀愧疚却又坚定的神情,心酸之余更多的是敬佩,敬佩他舍小家为大家,敬佩他默默无闻,无悔奉献!
其实像邢师傅这样,在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金城“以勇建业”,为金城事业义无反顾走出去,去外地,去陌生的地方开疆拓土的金城人还有很多。我们项目部的韩姐,就是他们中的一员,那时我们的工地在滨州,而韩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大的四岁,小的三岁,正是粘着妈妈的年龄。为了工作,韩姐毅然决然的听从公司安排,跟随项目部前往滨州工作,由于忙于工作,孩子经常一舍就是一个月,前年冬天,孩子生病了,舍不得让妈妈走,韩姐竟趁孩子睡着了偷偷地赶往工地,当韩姐赶到工地已是晚上八点多。我永远也忘不了在得知孩子醒后哭着找妈妈时韩姐愧疚、无奈却又笑着说没事的表情。
如今,我也成为了一个母亲,也更加理解当时韩姐的“狠心”选择。我们,在家庭里是妻子、是丈夫、是妈妈、是爸爸,是儿女,但同时我们也是金城的一分子,我理解韩姐的内疚,是一个母亲不能常伴子女身边,不能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的心酸和心痛,我更理解韩姐的微笑,那是作为金城的“子女”,看到金城“母亲”日渐强大,足迹遍布全省乃至全国的骄傲和自豪,更是能够与她一起并肩作战,为她的发展强大贡献力量的欣慰和满足。
我也做好了准备,做一个像邢师傅、像韩姐一样的金城人,时刻准备着为了金城“母亲”的发展出发远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