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年工程中遇到一个建设单位工程师,他年纪略长我几岁,算是前辈,业务水平很高,为人很是谦卑有礼,完全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样子。他个子高大,对总工总监会点头微笑打招呼,对清洁阿姨也会颔首。能帮助别人的地方一定不遗余力。对年长者不管是在项目中从事什么工作他都奉为长辈去尊重,年小的刚入行的实习生他也从不嫌弃的传授他所知道的专业知识。在施工的项目中,建设单位、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没有不喜欢他的。因为业务关系,常常与他有各种文件往来,而他平易近人完全像邻家大哥一样,教会我很多入门知识。因为这种好性格,总部的人多次想调他去总部工作,大抵也是因为欣赏他身上这种谦卑有礼的品德。
还有一位分包队老板常年跟着公司浇筑混凝土,时间一长,大家彼此熟识。省去客套我们都喊他“老余”。他的队伍大部分都是三峡移民,包括他的一家人,上世纪九十年代响应国家政策搬迁来到淄博,为了让大家有点事做,他带领着队伍跟着公司干了很多年,口碑一直不错。一次搭他的车,他讲起三峡移民十五年自己领着电视台的人奔赴家乡采访,车队的经费都是自掏腰包。对他的另一个认识是当时在我们工地,记得那次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百般不认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,他停好车,立即穿上胶鞋上楼拿起振动棒亲自上阵。这种形象与那些开着豪华轿车,每天光鲜亮丽的老板形象相去甚远,却日益高大。
坐公交回家,有一次,一个皮肤黝黑的民工在车上咳嗽了几声,吐了口痰在地板上,司机那天也是火大,竟然停下车不住的谴责他,最后竟口出脏语。这位民工师傅局促不安,脸涨的黑红黑红的,他竟低下头,像犯错的孩子似的小声的道歉,说我错了,我错了。那语调已是哭腔了。司机仍然不依不饶。这时,车后排一个约莫十八九岁,穿着很是时尚前卫的小姑娘二话没说拿起车上的拖把擦洗干净,公交又缓缓的启动前行了。我想此刻她已让众人卸掉了任何衣着外表的偏见,由衷的对她充满赞扬。
我们读圣贤书,常常觉得圣贤难得。仿佛几千年的历史,称得上圣贤的就那么几位。然而就在我们工作的时候、生活的时候,有那些精神高贵的人举手投足做几件小事,改变一点风气,我觉得那已然是圣贤了。他用行动做出来,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个高贵的灵魂。
(闫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