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,博山区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工地矗立在葱茏的原山森林脚下,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气息,湛蓝的天空中飘着缕缕白云。
早上6点半,施工现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一位中等身材、精神矍铄的中年人,正召集现场分包人员开班前会。他就是孟庆友——金城建设装饰分公司第一项目部施工员,2009年参加公司工作,因在项目部较年长,工作经验也较丰富,同事们都亲切的称他为“老孟”。
用“匠心”装饰工程
老孟对待工作精益求精,一丝不苟。在淄川区法院审判法庭业务用房工程施工中,每一道工序,他都要亲自上阵,哪怕是自攻丝嵌入石膏板的厚度、石膏板的嵌缝处理等这些细节,他都要仔细检查。
在施工中,老孟高标准、严要求,从最初材料进场到工序验收,大到装修效果、小到石膏板吊顶;从上吊筋、打膨胀螺丝开始,验收每个吊筋螺丝、吊挂件穿筋螺丝是否固定牢固;一步步一直到上石膏板、自攻螺丝嵌入石膏板面层深度等细节问题都不放过,石膏板嵌缝要求做两次嵌平嵌实。就是这些,在平时看似简单不过的事情,要做到每个部位都检查验收到位就不简单了。尤其是在法庭二层施工中,由于原设计变更,所用材料都变了,新材料就需要新工艺。他与现场施工队伍一起基层放线、制定施工方案、认真核对施工图纸,发现现场与设计不符的立即找有关人员做出变更,找建设单位签字确认后,再对现场每一个细节做技术交底。跟踪检查每一个环节,把质量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,有效地避免了质量返工,节约了工程成本。质量立命、追求精品。老孟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做起,抓好每个施工细节,脚踏实地、务实敬业,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,该工程也于2016年11月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“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”。
敬业成为习惯
春去冬来,无论严寒酷暑,无论雨雪肆虐,他总是第一个到工地,最晚一个离开,兢兢业业,忘我工作。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,敬业已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。在工程工期紧、任务重的时候,他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,与现场工人一起,赶进度保工期。他还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,把休假先让给年轻人,今年春节大年初一就是他主动留在工地值班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岗位职责。工作中的他总是笑着说:工程施工无小事,桩桩件件都要认真对待,领导信得过咱,咱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和嘱托,就要把工程干好。他的敬业精神也在这点滴小事中得以体现,由于各方面工作出色,他也被公司评为2016年度岗位标兵。
大男人的小情怀
老孟虽是50出头的年龄,可面色红润、走路如风、思维敏捷,说话办事妥妥当当。在跟老孟的交谈中得知,他还有一身做饭的好手艺,包水饺、摊煎饼、做菜,样样精通。就拿包博山水饺来说,擀面皮可是个技术活,不要说男同志,就连我们这些经常做家务的女同志来说都有难度。可老孟说,没啥难的,只要掌握好技巧就行,在擀面皮时,要用力均匀,每擀一下要转个90度,这样擀出的面皮才厚薄一致。艺多不压身,原来家里穷、兄弟姊妹多,什么都要自己做,多学点先饿不着自己肚子。老孟乐呵呵的说着,虽说现在条件好了,但咱干建筑的早出晚归,上有老下有小,这里里外外都是老婆照应着,陪伴家人的时间比较少。但只要有时间,我都是自己下厨,给老婆、孩子做顿好吃的,也弥补一下总不在家的愧疚吧!
作为一名优秀施工员,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,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,他所做的每一件事、所讲的每一句话既平凡又普通,他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态度去影响和感染每一个人。
(董雪梅)